暑期临近,学生防溺水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。
学生应如何预防溺水?溺水后如何自救?
夏季必备防溺水指南请查收。
一、“四知”与“六不”
家长应该:知去向,知同伴,知归时,知内容。
学生应该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擅自下水进行不科学的施救。
提醒:学生离开校园,请家长们一定要承担起监护责任。家里由老人看管孩子的,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,不因为疼爱而放纵孩子出去玩耍,掌握好孩子的动向。
二、溺水时如何自救?
■ 镇定第一
尽量保持冷静,不将手举过头顶,不拼命挣扎,放松全身,去除重物。
■ 仰泳露鼻
屏住呼吸,头向后仰,面部向上,使口鼻露出水面。
■ 深吸浅呼
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、呼气要浅,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,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,同时向周围求救。
遇人营救,积极配合,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。
三、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?
在游泳馆
✦ 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,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。
在户外
✦ 发现有人溺水,要大声呼叫,寻求成人帮助,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。
✦ 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,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。
✦ 寻找救生圈、木板、竹竿、树枝等抛向溺水者,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,避免被拉入水中
四、关于溺水,这些误区需警惕
会游泳、水性好,就不可能溺水?❌
不要因为会游泳,就放松警惕。
疲劳、抽筋、空腹等,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,导致溺水;在海边、河边等野外水域,水草、碎石、淤泥、激流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。
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?❌
身边有人溺水时,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。但形成“人链”后,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“平衡”,就会让很多人落水,导致悲剧发生。
带上游泳圈就能“保命”?❌
因海水存在大浪、高温、漂浮杂物等情况,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。
夏季来临,又将进入“溺水”事故高发期,老师和家长们要随时提醒学生,千万不要私自下水,远离危险水域,同时做好相关安全教育,警惕悲剧再次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