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学们,校园消防安全看这里!
校园人员密集,一旦发生火灾,危害十分严重。因此,多掌握一些日常防火灾知识十分重要。防火于未“燃”,让火灾远离校园。
校园三大“惹火”区域
一、宿舍区域:
1.学校宿舍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。
2.严禁私自接拉电线、网线。
3.在宿舍不得使用明火、焚烧杂物。
4.严禁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。花露水、杀虫剂等常见的驱蚊虫用品中含有易燃气体,存放及使用时应注意远离火源。
5.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式,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,以防万一。
6.人员离开宿舍时要切断所有电源,包括充电器、电脑等。
宿舍防火“九个戒”:
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
戒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
戒床上吸烟乱丢火种
戒明火照明
戒室内做饭
戒室内燃烧杂物
戒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
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
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
二、教室区域:
1.不携带火种、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教室。修正液中含有的甲基环己烷具有高度易燃性,存放及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明火和高温热源。
2.上课期间教室门不上锁,以便发生意外时快速疏散。
3.教室无人时,电器、照明开关要保持关闭状态。
4.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,及时向老师或安全保卫处工作人员报告。
5.爱护消防设施器材,比如走廊上的灭火器、疏散指示标志等,确保其完好无损。
三、食堂区域:
1.学生进入食堂就餐时,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。
2.严禁把水洒在电气设备或电源设备上,防止触电事故发生。
3.消防器材要配备齐全,并放在醒目、好拿的位置。
4.学校应定期对水、电、气进行隐患排查。
校园公共场所防火知识
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等处,学生往来频繁,人员密度大,存在较高的消防安全危险。同学们应掌握以下四点学校公共场所防火知识:
1.认识校园公共场所火灾的危害性,时刻提防消防安全隐患;
2.严格遵守公共场所防火规定,摒弃不利于防火的行为;
3.进入公共场所后熟悉逃生通道;
4.善于发现和判断火情,能扑救的及时扑救,不能扑救的立即疏散逃生。
校园火灾如何逃生
校园火场逃生原则是安全撤离、救助结合!
安全撤离:
火场中的人员抓住有利时机,就近、就便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、工具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。
救助结合:
在火场现场,要尽快撤离,切忌堵塞逃生通道。先救己,再救人,绝不要因为抢救贵重物品而耽误逃生良机。尽量消除险情,延缓火灾蔓延减轻火灾发生的规模。
火场逃生“六不要”请牢记于心






